广东惠州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 |
来源:广东环保产业网 发表时间:2015-08-07 |
9333名农村保洁员、2万多个农村垃圾收集点、98座垃圾转运站、152台垃圾压缩车、3000台垃圾收运车……目前,惠州市已经完成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镇一辆、一村一点”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走在了广东省农村垃圾处理的前列。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经过摸索,走出了一条政府花钱购买服务、企业负责投入建设运营的新路子。 领导挂帅,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惠州有9866个自然村,农村总人口达270万人,全市城乡日产垃圾总量约3000多吨,如此庞大的垃圾处理量要怎样组织动员起来? 领导挂帅、亲力亲为,这是惠州垃圾处理工作的一大特色,上至惠州市,下至各县区、镇村均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惠州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惠州,农村垃圾处理被当做了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据了解,惠州每季度组织到各县区分别召开一次现场观摩推进会,督促指导各县区下大力气,围绕“家园、水源、田园”大力实施清洁工程。 惠州还建立健全了“每月一检查、每月一通报、每月一排名的”工作机制,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县区、镇办、乡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整改。2014年,惠州全市共评出100个“清洁美丽乡村”,倒排出10个环境卫生落后村,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除此之外,惠州更是加强督查强化考核。为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成果,规范督查考核,在全市印发了《惠州市“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活动专项检查考评办法》,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指标化,细化、量化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改革创新,开辟市场化道路 目前,惠州的农村垃圾处理工作主要在抓三个配套:一是抓农村保洁人员及经费配套,切实解决了农村垃圾每天有人清扫保洁的问题;二是指导抓好垃圾收运设施配套,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镇一辆”、“一村一点”的目标;三是抓长效管理机制配套,推进农村环卫实现常态化管理。 在9000多个自然村中,每个村庄的情况都各不相同,这就迫使各地在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活动中,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目前,惠州已经在因地制宜,寻找既符合现实情况,又能够维持运作的垃圾处理路子。例如,龙门县率先探索实行“一条龙”的市场化运作,走出了一条政府花钱购买服务、企业负责投入建设运营的新路子;惠阳区从镇中转站建设到车辆购置、垃圾运输和处理以及无害化处理场建设运营,全部外包给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仲恺区、惠城区农村环卫工作的市场化也在逐步实施之中。可以说,惠州全市农村垃圾处理已逐步走出一条由政府主导转为市场主导的新路子。 差异化补贴,市县镇三级财政统筹 垃圾处理如何形成长效机制,归根到底还是经费问题。惠州深知除了寻求市场化运作之外,只有积极争取多一点的财政补贴,才能保障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顺利运行。目前,惠州采取的是差异化补贴,以奖代补,推行市县(区)镇三级财政统筹保障机制。 首先,惠州实施市级财政差异化补贴与县(区)、镇、村统筹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农村保洁员工资待遇问题。惠州全市农村共配有9333名保洁员,市财政对四个区农村保洁员工资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对三个县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剩余由县(区)、镇村自筹解决,每年市财政拿出补助工资待遇资金6432.48万元,各县(区)每年统筹解决7868.88万元。 另外,惠州还实行市财政以奖代补支持县区环卫设施设备建设。惠州市财政对县区新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按处理能力每100吨/日奖补100万元;新建成垃圾中转站每座奖补20万元;生活垃圾收运整体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乡镇(街道)每个奖补20万元。各县(区)、乡镇也相应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支持农村垃圾收运处理配套设施建设。除此之外,惠州实行市财政差异化补助支持县区镇购置环卫车辆。惠州市财政对每个镇新购置环卫压缩式专用运输车辆每辆奖补20万元;对新购置环卫吊装式专用运输车辆每辆奖补5万元;对行政村购买垃圾专用装运车辆实行差异化补助,每辆补助2―5万元,其余不足资金由各县(区)、镇统筹解决。2014年,在设施设备建设上和农村垃圾专用收运车辆配套上,惠州市财政已拿出奖补资金近3000万元。由此可见,惠州市财政对垃圾处理的补贴力度很大。 有序推进,逐步开征垃圾处理费 日前,广东惠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惠州市全面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惠州将在今年7月底前开征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费,至2016年全市乡镇建成区全面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收缴率达90%以上。 对此,惠州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惠州市、县(区)级财政正在继续加强对农村垃圾管理的资金扶持力度。同时,也在逐步推进农村保洁费征收工作, 2015年7月份前各县县城主城区和50%以上乡镇要全面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惠州对此项工作的推进已走在较前列,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区、仲恺区主城区的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开征率已达100%的水平。 《方案》指出,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各县(区)和乡镇建成区加快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费用收取可纳入当地水费代征,提高收缴率,降低收缴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