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地动态
环评改革顶硬上京长珠三地先行
来源:       发表时间:2015-11-03

      眼下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尤其是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将会怎样定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点备受关注。就在此时,环保部时隔十年再次成立环评专家组,并率先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开展战略环评项目,准备在推动绿色化转型方面打一场硬仗。与会专家认为这迈出了环评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近日,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出席三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启动会暨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时指出,目前很多地方的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仍忙于粗放型地铺摊子、上项目,生态文明仍然停留在理念层面。

       在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守住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这“三条铁线”尤为重要,潘岳认为,环评在决策链的前端就实现早期介入,能使规划更绿色、更环保、更源头预防。

     破解经济与环境两难

     这是环保部首次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启动战略环评项目,这被与会专家认为迈出了环评改革的关键性一步。三大城市群长期占全国G D P的四成以上,也是环境矛盾最凸显,公众环保需求最强的地区,是经济和环境双转型最迫切的地区,环保部计划将三大地区作为新常态下破解经济与环境两难的改革示范区。

      根据计划,上述三大城市群将在2016年进入战略环评的重点攻关,在明年年底初步提出促进三大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案。

     “目前很多地方的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仍忙于粗放型地铺摊子、上项目,生态文明仍然停留在理念层面。”在项目启动会上,潘岳并不讳言。

      此前,有西部某个省会城市提出建设3个新区和5个新城,总面积是现在建成面积的7.8倍,诸此种种的国土开发过度不仅使得环境资源短缺,也让土壤和水环境质量下降,突破环境承载力。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对此并不乐观,“现在的问题,我们不是说还有环境容量,可以让各地填满,而是要往回治理,讨论我们尽最大可能能治理到什么程度。”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提出,要严守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三条铁线”,即用空间红线来约束无序开发,守住生态底线,用总量红线来调控开发的规模和强度,根据环境质量来分配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使重点产业发展规模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用准入红线推动经济转型,强化产业准入源头控制,明确资源型、风险型、污染型和行业差别化准入管理要求。

       潘岳认为,环评在决策链的前端就实现早期介入,能使规划更绿色、更环保、更源头预防。

      十年前曾启动战略环评

      南都记者了解到,早在十年前,环保部就曾经启动过几大区域战略环评工作,当时的领衔者正是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

      事实上,无论是当时的区域战略环评,还是包括《环评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在内的系列法律法规,都对规划环评做出了具体要求,但多年来,相关法规一直未能得到较好执行。潘岳说,从2003年《环评法》实施以来,通过审批的113个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中,有52个是在规划环评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审批的。作为环评管理体系的“龙头”,规划环评“落地难”使整个环评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中,有环境专家透露,近来在多个场合都有人讨论经济下行压力下,环境准入是否应该放松?环保执法是否降低企业竞争力?绿色增长能否成为新动力?对此,潘岳在会上给出了坚定而有力的回答:面对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面对严峻的环境质量,我们等不起、拖不得,要迎难而上。

       潘岳还强调,经济下行并非环保造成。他认为,未来五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环评是推动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有专家对南都指出,要绿色转型推动战略环评并非一家之力可以形成。昨日参加启动会的除了2 7位专家咨询组成员,还有来自三大城市群的省市环保厅、局领导,此后,他们还需要和各自省政府进行沟通,而这其中也少不了其他中央部门的参与。

     环保部已经于近期开展了系列环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包括推动修订《环评法》等,完善城市建设、新区、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环评区域限批办法》等。而就在今年,曾经掀起“环评风暴”的潘岳重新分管环评,这都被认为是新一轮“环评风暴”的开始。

 
Copyright®2014 惠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备案号:粤ICP备14024040号-1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下埔路21号惠隆大厦8楼
电话(传真):0752-2589366 E-Mail:hzshbxh@163.com
建议使用分辩率 1024*768 、 IE6 以上版本浏览 Power By haiweiH